教学目标
1、让中班学生了解脸部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。
2、培养学生对脸部绘画的兴趣和爱好。
3、提高学生的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。
4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,能够独立完成脸部绘画作品。
1、脸部绘画艺术简介
脸部绘画是一种通过色彩、线条和构图来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艺术形式,它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,通过线条的粗细、弯曲程度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表情,脸部绘画可以运用各种绘画媒介,如水彩、油画棒、彩铅等。
2、脸部特征观察
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脸部特征,包括脸型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耳朵等,让学生尝试描述每个人的特点,并讨论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些特点。
3、基本绘画技巧
(1)线条的运用: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脸部的轮廓和表情,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柔和的表情,用硬朗的线条表现严肃的表情。
(2)色彩的搭配: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,用暖色调表现开心、快乐的情绪,用冷色调表现悲伤、沮丧的情绪。
(3)构图的方法:教授学生如何构图,使脸部在画面中的位置合理、突出,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,如对称构图、斜线构图等。
4、脸部绘画创作过程
(1)构思阶段: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想要表现的人物表情和性格特点,构思画面的整体色调和构图。
(2)起稿阶段:用轻薄的铅笔勾勒出脸部的基本轮廓和五官的大致位置。
(3)上色阶段:根据构思,运用色彩和线条进行上色,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运用。
(4)调整阶段:在作品完成前,对画面进行调整,包括色彩、线条和构图的调整,使画面更加和谐、生动。
教学步骤
1、导入新课:展示一些脸部绘画作品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2、讲解新课:介绍脸部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,包括基本概念、特点、技巧等。
3、实践操作: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脸部特征,进行绘画创作。
4、作品展示: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,互相评价、交流学习心得。
5、课堂总结: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,强调脸部绘画的技巧和方法。
教学方法
1、讲解法:通过讲解的方式,向学生介绍脸部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。
2、观察法: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脸部特征,为绘画创作提供素材。
3、实践法: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,掌握脸部绘画的技巧和方法。
4、评价法: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,互相评价,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力。
教学准备
1、脸部绘画作品展示图片。
2、美术教材、绘画纸、铅笔、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。
3、镜子,以便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。
教学评估
1、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来评估学生对脸部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。
2、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来评估学生的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。
3、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来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。
教学注意事项
1、注意安全,避免学生在使用绘画工具时受伤。
2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,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3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、交流,促进共同进步。
4、对于学生的作品,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教学拓展
1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媒介进行脸部绘画创作,如油画棒、彩铅等。
2、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博物馆,欣赏更多的脸部绘画作品,拓宽视野。
3、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,展示他们的作品,提高自信心和创造力。
4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,如语文、历史等,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脸部绘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。
本教案通过讲解、观察、实践和评价等方法,让学生全面了解脸部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,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,在教学过程中,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,引导他们互相学习、交流,促进共同进步,通过教学拓展,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脸部绘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,拓宽视野,提高综合素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